即使是氣喘病人只要學會控制氣喘病,仍然可以有正常的活動,照樣可以正常的工作,玩樂及上學,也可以維持良好的夜間睡眠品質。


●如何控制氣喘及防止氣喘發作


1.     避免氣喘發作的因素。

2.     隨身攜帶醫師建議使用的治療及預防氣喘發作藥物。

3.    即使無感覺任何不適,一年至少回診23


當知道家中有人有氣喘過敏體質時,可以利用預防的方式讓小寶寶比較不會得到氣喘病


1.     懷孕時不要抽煙。

2.     避免讓小寶寶吸二手煙及讓煙害進入您的家中。

3.    將全家中的彈簧床、棉枕頭、棉被、毛毯……等物品包上防螨套。

4.     防止貓毛及其他有毛寵物進入家中。

 

當罹患氣喘的時候


氣喘的人可能會呼吸困難,而且氣喘發作是反反覆覆的,氣喘發作的病徵 :胸悶 咳嗽 喘鳴有些氣喘發作是輕微的,有些可能會非常嚴重,人們可能會因氣喘發作而死亡。氣喘的人可能會因咳嗽或呼吸困難而晚上醒來


氣喘是一種肺部的呼吸道疾病


1.     氣喘不是傳染病,可能於任何年紀得到氣喘。

2.     許多時候一個家庭會有超過一個人得到氣喘。

3.     空氣經由呼吸道進入肺部,呼吸道就如同樹枝般,越近末端分支越細

4.    當氣喘控制良好,呼吸道變得乾淨,呼吸會很順暢,氣體很容易進出肺部。


當氣喘控制不好,呼吸道壁會因發炎而變厚和腫脹,此時氣喘很容易發作。

1.     在氣喘發作時,僅有少數氣體能進出呼吸道;人會咳嗽和喘鳴及覺得胸悶。

2.     呼吸道壁會變得腫脹

3.     呼吸道會變得狹窄

4.    呼吸道黏液的分泌增加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更多相關樂活保健資訊

★樂活EZ GO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人類是腸病毒唯一的傳染來源,主要經由腸胃道(糞-口、水或食物污染)或呼吸道(飛沫、咳嗽或打噴嚏)傳染,亦可經由接觸病人皮膚水泡的液體而受到感染。在發病前數天,喉嚨部位與糞便就可發現病毒,此時即有傳染力,通常以發病後一週內傳染力最強;而患者可持續經由腸道釋出病毒,時間長達812週之久。

 

更多健康相關資訊

★樂活EZ GO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腸病毒潛伏期為210天,平均約35。腸病毒可以引起多種疾病,其中多數感染者(約50﹪至80﹪)沒有症狀,有些則只有發燒或類似一般感冒的症狀,少數會出現一些特殊的症狀,包括手足口病、疱疹性咽峽炎、無菌性腦膜炎、病毒性腦炎、肢體麻痺症候群、急性出血性結膜炎、心肌炎等。

 

更多健康相關資訊

★樂活EZ GO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  

類 別

小 計

 

小兒 麻痺病毒 Poliovirus

13

3

 

克沙 奇病 Coxsackievirus A

A1A22型,A24

 

23

泡疹 性咽峽炎、急性淋巴結性咽炎、.手足口病、發燒合併皮疹

克沙 奇病 Coxsackievirus B

B1-B6

6

嬰兒 急性心肌炎及成人心包膜炎、流行性肌肋痛、發燒合併皮疹

伊科 病毒 Echovirus

133型,但81028型除外

30

發燒 合併皮疹

腸病 毒(Enterovirus

68-71

4

手足 口病

  

 

1.泡疹性咽峽炎:特 徵為突發性發燒、嘔吐及咽峽部出現小水泡或潰瘍,病程為46天。病例多數輕微無併發症,少數併發無菌性腦膜 炎。

2.
手足口病:特徵為發燒及身體 出現小水泡,主要分布於口腔黏膜及舌頭,其次為軟顎、牙齦和嘴唇,四肢則是手掌及腳掌、手指及腳趾。常因口腔潰瘍而無法進食,病程 為710天。

3. 急性淋巴結性咽炎:特徵為發 燒、頭痛、喉嚨痛、懸雍垂和後咽壁有明顯白色病灶,持續414天。

4.
嬰 兒急性心肌炎及成人心包膜炎:特徵為突發性呼吸困難、蒼白、發紺、嘔吐。 開始可能誤以為肺炎,接著會又明顯心跳過速,快速演變成心衰竭、休克、甚至死 亡,存活孩子會復原得很快。


5.
流行性肌肋痛:特 徵為胸部突發陣發性疼痛且持續數分鐘到數小時,合併發燒、頭痛及短暫噁心、嘔吐和腹瀉, 病程約1週。


6.
發燒合併皮疹:皮疹通常為斑丘疹狀,有些會出現小水泡

更多健康相關資訊

★樂活EZ GO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超多人都會詢問渝姍過敏到底會不會根治?以目前推廣保健食品3年下來的經驗來分析,要很殘忍的跟大家說:『過敏是不可能根治的』。


正常沒有過敏體質的人,只要比較勞累以及睡眠不足等等造成免疫力下降的狀況,都可能會引起過敏反應,由這樣的理論來看,過敏是一種免疫力過低所引起的一種現象


免疫力過低又跟什麼有關係呢?

簡單來說免疫力過低跟飲食、睡眠、壓力、疲勞度、運動等等都息息相關,這些因素充滿在我們的生活當中,所以過敏真的有辦法根治嗎?


一再一再的跟大家推廣,均衡飲食的重要性,就算搭配保健食品幫助調養,飲食跟運動還是很重要的,因為飲食是人體的營養最主要的來源,運動是身體所有機能的活化與代謝,如果單依靠保健食品沒改善飲食以及生活習慣,造成原本就沒攝取的營養就是沒攝取到;原本傷害身體的食品依舊傷害身體;冰品依舊不斷的喝引起氣管過敏;甜食不斷的吃造成身體發炎誘發過敏反應等等,這些飲食以及生活習慣不改,保健食品輔助一段時間改善良好,過了一年兩年又開始誘發的原因是啥?真的保健食品沒有效嗎?還是該攝取的營養沒攝取到導致身體的營養又不夠而復發呢?很值得大家省思。


飲食跟運動真的非常重要,保健食品只是補助調養,幫助補給身體所欠缺的,有任何疾病一定要先依循正統的醫學管道,了解身體的健康狀況以及所欠缺的營養後,在挑選適合自己的保健食品以及食材,希望我給大家的是一輩子的健康,而不是短暫的假象,真正落實到生活中,輸入正確的觀念,養成良好的飲食及生活習慣,才有辦法真正的達到實實在在的健康生活,渝珊在這與大家共勉之^0^

★樂活EZ GO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最近在網路上看到政府很多的補助職業訓練課程
安排的都很不錯
跟我們生活上息息相關
特別與大家分享
讓我們一起補充知識
讓健康更加分^0^

這次嶺東科技大學所開的中醫養生與生活美學(學士學分班)
主要是針對男女生理機能調理以及慢性疾病、皮膚、呼吸道的保健方法
對現在處於亞健康的國人們非常適合
邀請各位有興趣的朋友們一起來上課唷!^0^

以下是這個課程的資訊
給大家參考
非常期待與大家一起上課唷!
為我們的健康更進一步的把關^0^


訓練機構  

訓練單位:

  嶺東科技大學

保險證號:

  09000152G

地         址:

  [40852] 臺中市 南屯區 嶺東路1號

聯  絡  人:

  鄭慧君

電         話:

   04-23895637  04-23895637
班級資料

課程代號

  31037

己報名人數:

  2 人

課程名稱

  中醫養生與生活美學(學士學分班)

學   分  數

  2

師資介紹

  胡仲權 老師
學歷: 東吳大學 中國文學系
經歷: 嶺東科技大學 10 年,普門雜誌主編 5 年,日盛印製廠企劃部主任 2 年
專長: 中國文學、易經哲學、中國美學、生死學

縣  市  別:

  臺中市

訓練計畫:

  產業人才投資方案

所屬計劃:

  產業人才投資計畫

訓練班別:

  中醫養生與生活美學(學士學分班)(招生中)

報名繳費方式:

  1.報名時應先繳全額訓練費用

每人費用:

  學員負擔

  1000.00

每班人數

  30

  政府負擔

  4000.00

訓練時數

  36

訓練性質:

  在職

報名日期

  2010/3/4  ~   2010/4/15

預定訓練起
訖日期:

  2010/4/20   ~   2010/7/6

訓練時段

 

課程大綱:

 
時數 課程進度/內容
3 中醫養生保健基礎原理、女性一生生理週期變化與保健養生原則。 
3 女性一生生理週期變化與保健養生原則、男性一生生理週期變化與保健養生原則。 
3 心血管疾病與高血壓保健養生方法、代謝疾病與糖尿病保健養生方法。
3 代謝疾病與糖尿病保健養生方法、消化系統疾病與腸胃潰瘍保健養生方法。
3 呼吸系統疾病與氣喘保健養生方法、泌尿系統疾病與尿毒症保健養生方法。
3 期中考 
3 皮膚系統疾病與濕疹保健養生方法、精神系統疾病與失眠症保健養生方法。 
3 精神系統疾病與失眠症保健養生方法、骨傷科疾病與骨質疏鬆症保健養生方法。 
3 婦女相關疾病與更年期綜合症保健養生方法、幼兒相關疾病與先天體質綜合症保健養生方法。
3 幼兒相關疾病與先天體質綜合症保健養生方法、老年相關疾病與抗衰老保健養生方法。 
3 男性相關疾病與攝護腺異常保健養生方法、一生守護的保護養生觀念與實踐。  
3 期末考

上課時間:

 
星期 上課時段
星期二 18:30~21:30

備        註:

 
 
參訓資格

學        歷

  高中/職(含)以上
年           齡
  15~ 65

性        別

  不分
兵           役
  不分
其他條件一   請將相關資料(請洽各校)送達學校後始完成報明程序,並需等待各校錄取通知始能上課。
其他條件二
 
其他條件三:  
 

詳細資料以及報名網址:http://tims.etraining.gov.tw/timsonline/index3.aspx?OCID=31037

★樂活EZ GO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衛署:每7分鐘1人罹癌 大腸癌蟬聯首位

更新日期:2010/02/05 12:26

(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5日電)衛生署今天公布最新的癌症登記報告,大約每7分鐘就有1人罹癌,大腸癌蟬聯發生人數首位,女性甲狀腺癌與乳癌、男性口腔癌及食道癌增加率最高。

這項「96年癌症登記報告」顯示,民國96年有7萬5769名國人罹癌,平均每6分56秒就有1人診斷為癌症,人數比95年增加3.4%。。

衛生署國民健康局長邱淑媞說,就性別而言,男性發生癌症人數是女性的1.4倍;由於抽菸與嚼檳榔人口男多於女,男性食道癌及口腔癌的罹癌人數分別是女性的12.7及11.3倍,且罹癌人口多為中壯年。

就各癌人數而言,大腸癌1萬511人數最多,大約每50分鐘就有1人得到大腸癌,其次是肝癌、肺癌、女性乳癌、口腔癌,這5種癌症佔所有癌症發生人口的56%。

國健局癌症防治組長孔憲蘭說,交叉分析顯示,女性癌症發生率增加最多的是乳癌和甲狀腺癌,兩種癌症都和女性荷爾蒙有關,高油脂、高熱量的西化飲食影響女性荷蒙爾,提高罹癌風險

另外,近10年來醫界認為台灣女性乳癌年輕化,罹癌年齡比歐美女性提早10年;不過,孔憲蘭說,從歷年癌症登記數據看來,女性乳癌的中位年齡是51歲,並沒有年輕化現象。

邱淑媞說,男性攝護腺癌也沒有年輕化,雖有醫界人士主張應擴大篩檢攝護腺癌腫瘤抗原;然而,攝護腺癌生長緩慢,從醫學文獻可知,死於其他疾病的老年男性在解剖後才發現攝護腺癌。

孔憲蘭表示,就長期趨勢觀察,飲食西化的趨勢下,大腸癌發生率恐將直線上升;肝癌發生率在B肝疫苗全面接種多年後開始下降;而口腔癌部分,即使所有紅唇族都不再嚼檳榔,過去累積的傷害仍會使口腔癌人數持續上升。990205

★樂活EZ GO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寶寶不過敏,準媽媽必知9件事
出處:摘自:過敏,原來可以根治  

 預防寶寶過敏從孕期就要開始,「出生前預防,才是最好的辦法,」台大小兒部主治醫師江伯倫指出。

生產前後,有一些習慣可降低孩子將來發生過敏的機率:

1.孕婦如果有過敏疾病,懷孕時還是要適當控制,不讓過敏太嚴重。如果不能吃藥,就改用一些局部使用的藥物,或是請醫生開沒有副作用的藥。

2.本身過敏或有嚴重過敏家族史的媽媽是高危險群,孕期可補充魚油、益生菌。

3.家中有兩個以上過敏患者的孕婦,懷孕4個月前應開始避免家族中會引發過敏的食物(例如蛋、海鮮、花生等),並減少接觸塵.、蟑螂、貓狗等。有一些醫學資料顯示,腹中的胎兒已經會對某些食物有過敏反應

4.保持環境清潔

5.務必戒菸。孕婦抽菸或家中常有二手菸,可能使寶寶體重過輕,發育遲緩,呼吸道不容易成熟。二手菸也會誘發氣喘,使病情不易控制。家人如非抽不可也要在屋外通風處。

6.寶寶出生後,建議餵母奶,能餵多久,儘可能餵多久,或至少餵6個月。因為母奶裡有豐富的抗體,可提升小嬰兒的免疫能力

無法餵母奶但是屬於過敏高危險群的嬰兒,可採用水解蛋白配方奶(一般嬰兒沒有必要)。有牛奶過敏的寶寶也會對羊奶過敏,不適合做為牛奶的替代品。

7.母親在哺乳時也要注意避開可能導致過敏的食物,建議儘量不要吃海鮮、堅果,包括花生等,但是不必忌吃蛋和牛奶,因為這兩種食物能提供母親及寶寶重要的營養

8.父母有過敏體質,屬於高危險群的嬰幼兒,最好在6個月後才添加副食品,一次只添加一樣,幾天時間觀察孩子的進食反應,如果沒有異常,可逐漸增量。但如有起疹子、解便稀的狀況就暫停,過一個月之後再試試看

9.從不易致敏的食物開始:先從蔬菜汁、水果汁添加,接著嘗試米粉、麥粉,蛋白質食物以深海魚優先,有殼海鮮最好延後至3歲免疫力較完整時;豆類食物從豆腐開始,7個月時可食用蛋黃。1歲以前儘量避免會引起過敏的食物,包括牛奶、蛋白、有殼海鮮、核果、小魚乾等。較易引起過敏的蛋白則延至1歲左右。「早期注意飲食,避免發生異位性皮膚炎,有助於降低未來發生氣喘的機率,」江伯倫提醒。

另外,兩歲以前幼兒因腸道免疫系統發育還不健全,對吃進去的食物容易過敏(尤其是牛奶和蛋),隨著長大免疫調控機制成熟後,過敏反應將逐漸緩和、消失,所以不必急著做過敏測試(一歲前檢測意義不大)。如果將一堆食物列入黑名單,反而可能使小朋友營養不良。


☆~渝姍Sabrina小小分享~

過敏的小朋友真的比較難照顧,不過只要注意飲食以及環境狀況,都可以找出過敏原來預防唷!減少過敏的機率,也更了解身體的狀況,有的會對藥物過敏也要特別注意唷!以後醫師用藥時可以提醒醫生,避免過敏反應產生唷!^0^

過敏是因為免疫系統不健全或是過低無法對抗外來的病菌以及病毒,所引起的一種由體內對抗病毒而顯外的反應,只要免疫力提高並健全就可以降低過敏的發生,免疫力提高的最基本方式就是營養均衡,營養均衡各大器官都有正常的運轉以及防護,當接觸到病毒時可以快速的偵測並分解,自然也不容易入侵身體造成負擔^0^

不管好的營養或是壞的病毒,都是被腸道吸收而進入人體,所以才會說腸道是人體的第二大腦,是身體健康的依據,因此許多廣告以及醫師告訴大家一定要每天補充益生菌以及蔬果,益生菌可以幫助第一線的分解且阻隔病毒進入人體,就像防衛兵一樣,蔬果是益生菌的食物,兩者互相搭配就可以預防病毒的吸收,自然提高免疫力唷!^0^與大家分享之

★樂活EZ GO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這是一篇隱藏文章。

★樂活EZ GO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有任何問題都不要客氣唷!隨時一起研究與討論唷!^0^

 

祝大家虎年行大運 虎虎生風 財源滾滾 順心如意 闔家平安

 

【註】:元璽系列不適用此搭贈活動,元璽系列詳細活動請先加入樂活EZ GO會員後,留言了解

★樂活EZ GO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